充電電壓過高對一電蓄電池有影響嗎
我們公司有一組一電蓄電池,是16塊一組的主要應用在UPS電源上面,最近我們測量發現電池組的整體充電電壓稍微偏高,整體達到了220V,所以想問一下工程師充電電壓過高對一電蓄電池有影響嗎?
充入電量的多少幾乎與充電電壓無關。所有的電池廠家都異口同聲說充電電壓低電池會充不飽,臺灣一電電池會提前鹽化報廢,特別是在冬季氣溫低的時候。我們的試驗正好是在冬季,水溫5℃,試驗的中心值是44V,上下偏差1V,相對誤差是2.3%。在用43V和45V充電的情況下,充入電量和放出電量相差無幾,與大家公認的看法大相徑庭,我們的試驗是用同一組一電電池,同樣的充、放電條件,輪番做同樣的測試,實驗數據重復同樣的規律,可排除偶然因素干擾,試驗數據是準確可信的。從電池充電原理上看,只要充電源電壓高于電池端電壓,都會給電池充電,一直到電池中的活性物質轉換完成。充電最高電壓,也就是充電源開始由恒流區轉變到恒壓區,這種轉變是由電池自身充入電量多少、活性物質反應了多少決定的,充電電壓的高低,僅是能進行電化學反應的條件,只要高于一電蓄電池開路電壓就會給電池充電,多少物質能參與反應由電池自身決定。從這個思路理解,就不難得出,充電電壓高低對電池容量沒有多大影響。
時事新聞
第四屆核安全峰會4月1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連續第二次出席核安全峰會。兩年前,習主席首次出席核安全峰會,在荷蘭海牙就核安全提出“理性、協調、并進”的觀點,在世界各國中第一個提出“核安全觀”,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。
世界那么大,問題那么多。習主席為什么那么重視核安全這個問題?世界又為什么那么重視在核安全問題上的中國聲音?
為了讓老百姓放心
習主席出席華盛頓核安全峰會,帶去的是中國在核安全領域內出色的成績單:中國重要核材料“一克不少、一件不丟”。
那么,中國為什么重視核安全?首先需要從我國的*說起。中國核事業發展及核安全成績單,恰恰表明了習主席核安全觀中“理性”兩個字的含義與意義。
作為核大國,中國重視核安全首先是對自己負責,對老百姓負責。要知道,對于核能事業來說,一旦出現安全事故,就會對環境和公眾產生輻射影響,而且影響長期難以消除。日本福島核事故便是最近的一個例子。
為了讓全世界齊心
核安全既是國家的課題,也是國際的議題。習主席核安全觀中所說的“協調”,便是在闡明核安全領域國家自主與國際合作的關系,強調的是能力與責任、權利與義務的平衡。
習主席1日出席核安全峰會時說,我在海牙峰會上主張構建一個公平、合作、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。以公平原則固本強基,以合作手段驅動發展,以共贏前景堅定信心,為核能安全造福人類提供強有力、可持續的制度保障。為實現這一遠大目標,我們要攜手共進,作出新的努力。
核安全關系到人類安危,需要全世界的參與及合作。“一個木桶的盛水量,是由最短的那塊板決定的……實現普遍核安全,需要各國攜手努力。”習主席這么闡述核安全國際合作的意義。中國也正在推動和引領世界的核安全合作。本報綜合